一点点揭开殷墟商王陵神秘面纱(行走河南·读懂中国 关注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

本报讯(记者 谢建晓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之甜)3月17日上午,安阳殷墟王陵遗址公园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专家牛世山和队员们正在新发现的围沟里观察讨论。“目前这里共有4块正在发掘的工地,我们对新发现的两条围沟选点进一步发掘,以找到更多证据定性它的年代……”牛世山告诉记者。
殷墟考古90多年来,发现了丰富的晚商文化遗存,大型宫殿建筑、商王陵、甲骨刻辞、青铜器和玉器等,实证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早到距今3000年前的商代,也见证了中国古代青铜时代鼎盛时期的辉煌文化、国家政治形态以及技术水平。
然而,考古人对于商王陵区的发掘和认识并未止步。从2021年8月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开展了商王陵及周边区域的考古勘探,以期获得进一步突破。此次考古勘探目标有三个,即寻找小屯宫殿宗庙区到商王陵的道路,确定商王陵区的范围以及逐步搞清洹河北岸地区的功能区划。
“一项考古的成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及机缘。”站在围沟旁,牛世山指着裸露的土层,解释考古人眼里的“天时”:“雨水丰沛的季节,往往能探出更多遗迹现象。2021年7月下旬,安阳连续数日大到暴雨,雨水把土壤浸透了。刚好一个月后我们去钻探,由于土中水分适度,层次清晰,很多现象都能辨认出来。”
2022年5月,他们布好探方,开始逐层发掘。因为对地下情况了解不多,需要仔细辨别土层。
2022年8月下旬,大家顺着探方T9107、T9108的现代盗坑壁,逐渐搞清了地下地层的情况,判明下面存在围沟的土层。一周后,考古队员揭开第三层土,与地下土层对比,判定围沟开口就在此层下,但就是找不到。“我们对比发现沟内的土与两侧的生土几乎没有差别,都是黄沙土,为自然沉积土。而且在商王陵园,除了早年发掘过的大墓和祭祀坑,没发现有同时期的其他遗迹。工人只能一遍一遍刮面,辨认土壤形态。”牛世山说,他在工地持续盯了两天半,终于判明沟口的边线。
通过近两年的工作,牛世山和他的团队先后确认了围绕王陵区东、西二区的两条围沟为陵园的隍壕。“我们现在能够证明两条围沟早于西周早期,属于围绕商王陵园的隍壕。”牛世山说,以围沟外边界为基准,确定了王陵区的范围。殷墟王陵区陵墓隍壕的确认,将推动对商代陵墓制度乃至商文化、商史的研究。同时,也为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
此外,在商王陵新发掘出的祭祀坑,也为研究商代社会性质、商代祭祀活动及其形式等提供了新资料。
“下一步重点要确认围沟是什么时候开挖的……”牛世山说,“现在的工作只是开始,需要我们考古人一代又一代接力,持续开展工作,包括商王陵区在内的殷墟大邑商的面貌会越来越清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热门排行
- 1原创 真正最补钙的不是牛奶,而是每3-5次吃一次,孩子补钙长高
- 2原创 真正的“刮油高手”被发现了,每天炒一盘,油刮清肠,吃起来香而不辣
- 3原创 天生的“护眼冠军”找到了,每周吃一次,视力会提高,眼睛会明亮
- 4第一公民银行仍然有意整体收购硅谷银行
- 5法国政府挺过议会不信任投票
- 6回声报:迪亚斯下周恢复跟队训练,乔-戈麦斯腿筋伤势已康复
- 7原创 真正的“减肥菜”发现了,隔三差五吃,低脂低热量,肚子不鼓了
- 8原创 他是名副其实的“刮油高手”,每天炒一盘,刮油清肠,越吃越瘦
- 9原创 真正的“刮籽”被发现了,每天烤一盘,刮去油,洗净肠子,可惜不知道怎么吃
- 10原创 真正的“刮油汤”找到了,简单煮一煮,刮油排毒,越吃越瘦
- 11原创 没有黄瓜真的刮油,只是炒一下,刮油清肠,不懂就可惜了
- 12原创 真正的“油菜籽”被发现了,反复吃,刮油排毒,悄悄减肥
- 13原创 真正的“刮油第一菜”就是它,简单炒一炒,刮油清肠,越吃越瘦
- 14原创 真正的“刮油菜”被发现了,偶尔吃一下,刮油降脂,好吃又不怕发胖
- 15原创 真正的“油汤”被发现了,煮一煮,刮油排毒,越去越稀
- 16原创 真正的“补钙蔬菜”被发现了,每天炒一盘,补钙长高,钙比牛奶还多
- 17原创 这才是真正的“安神菜”,每天炒一盘,失眠全好了,一觉睡到天亮!
- 18原创 真正的“第一碗刮油”找到了,拌一拌,搓油排毒,再瘦2个腰环
- 19原创 这才是真正的“补钙菜”,好吃又不贵,方法很简单,补钙越来越多了
- 20原创 发现天然的“补血铺”,每周吃3次,补血益气,让脸色更红润